导航:首页 > 生活妙招>内容

悯农全诗其一其二

发布时间:2023-11-15 11:33:36 来源:丹桂说知识  点击:
TAG: 百科

悯农全诗其一其二

贡献维护者 朝阳山人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作品名称悯农二首作品别名古风二首作者李绅创作年代中唐作品出处《全唐诗》快速导航注释译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作品原文悯农二首⑴其一春种一粒粟⑵,秋收万颗子⑶。

四海无闲田⑷,农夫犹饿*⑸。其二锄禾日当午⑹,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⑺,粒粒皆辛苦。

[1] [2]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2] [3] [4]白话译文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悯农和悯农其一其二的古诗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
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

其二:锄禾日当,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
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

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赏析:
**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悯农二首和悯农一首,请写出两首古诗

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
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扩展资料:
赏析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悯农(其一)?

悯农二首·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的事实。

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悯农》全诗

《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其一: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
其二: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扩展资料: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李绅六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庐氏带着他迁居润州无锡(今属江苏),由母亲躬授学业。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上一篇:长江1000a何时首飞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与悯农全诗其一其二相关的文章

热点内容
诊断高血压方法有哪些?... 浏览:1602
PCB是什么意思?做什么用的... 浏览:1508
被子要晒多长时间?... 浏览:306
大艺水平仪新款与老款区别... 浏览:1833
锤子坚果pro和荣耀8对比怎么样... 浏览:1052
《美颜相机》如何关闭闪光灯的方法... 浏览:1857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浏览:1306
异丁烷与正丁烷区别?... 浏览:1361
怎么看出**是否ROOT... 浏览:434
明日方舟有哪些干员可以转职业... 浏览:1308
实时到账和普通转账有什么区别... 浏览:1559
三星g7508q拆机... 浏览:1585
5分利息怎么算... 浏览:1962
小米6的防水性能怎么样?是否值得入... 浏览:1916
华为商城什么时候发布荣耀7玫瑰金... 浏览:511
糖醋鱼汁怎么熬... 浏览:663
梦幻西游手游掉线怎么办... 浏览:746
佳能600d相机怎么样?... 浏览:1706
开机慢怎么办 半个小时才开机?... 浏览:1812
一米等于几尺?... 浏览: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