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菁是根用芥菜,属于二年生草本植物,在栽种时,可以使用疏松肥沃、排水性较好的腐殖土,在养护的过程中,可以为芜菁提供营养均衡的无机肥,也可以为其提供未遭受污染的天然水,还可以为芜菁提供全天的日照,让植株更好的生长。
地理分布:
原产地中海北岸,为世界性载培的蔬菜。
**各地均有栽培,是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春、夏、秋的主要蔬菜,华南等地冬、春也大面积栽培。
在新疆,**尔语称恰**,是**尔*中*食两用、保肺壮身之佳品。新疆各民族**,尤其是长寿老人视芜菁为上帝赐给他们的保肺壮身之佳品。
1、芜菁别称 : 蔓菁、诸葛菜、大头菜、圆菜头 、圆根、盘菜 。 原产欧洲,现欧洲、**和美洲均有栽培。
十字花科( Cruciferae)、芸苔属、芸苔种、芜菁亚种 外型酷似萝卜,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品种只有几十公克,大型品种重达10公斤以上。
叶有羽状复叶或匙状裂叶,具粗毛,花顶生,花冠**,根皮有白、淡绿或紫色。 2、为食用蔬菜,肥大肉质根供食用,每100克鲜重含水分87~95克、糖类3.8~6.4克、粗蛋白0.4~2.1克、纤维素0.8~2.0克、维生素C19.2~63.3毫克,以及其他矿物盐。肉质根柔嫩、致密,供炒食、煮食或腌渍。
蔓菁,又名芜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结头菜、芣蓝、芥蓝、擘蓝,茄连、撤蓝、玉蔓青等。因形似盘状,南方人也称盘菜。
蔓菁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蔓菁个头娇小带着鲜艳的皮,类似萝卜圆润,根细无筋,辛辣味浓,质地脆嫩,口嚼无渣,所以古时蔓菁还曾被用来当作主食。
《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称蔓菁为“菜之美肴”。《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永兴二年六月(公元一五四年)蝗灾为害,诏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因为蔓菁的纤维比较萝卜粗而绵软,故更可疗饥。
据说蔓菁来春开花结籽,籽可榨油,是栽培型油菜的原始祖先。汉代称蔓菁为“芸苔”,或称“胡菜”,民间广为种植。东**服虔《通俗文》载有:“芸苔谓之胡菜。
”《农政全书》说:“胡菜,羌、陇、氐、胡多种此菜。”
中医称蔓菁利五脏,轻身益气,令人肥健,有下气治嗽,止消渴,明目,利**之功。用以治肿毒,可用生蔓菁根一把,加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天换3次。
乳痛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热即换,在冬季只需用根即可。
蔓菁子(水淘过)1 斤,黄精2斤和匀,九蒸九晒后研为末,空腹每服2钱,米汤送下,有补肝明目之功。急性黄疸,**秘结不通者,将蔓菁子捣为末,加水绞汁服,如服后打嚏,鼻中出黄水及泻下即愈;以蔓菁子榨油,每次服一杯效果更好。
二便不通,胀闷欲*,用蔓菁子油一小杯,空腹服下即通。治男子阴囊肿痛,可用蔓菁根捣烂敷之;治鼻中出血,可用生蔓菁捣汁饮。